相关考题

问答题 某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原党委书记张某利用职务便利,单独或伙同妻子、女儿索取、收受30多个单位或个人的房产、现金、银行卡、购物卡等财物,折合人民币964万余元;贪污公款424万余元;挪用公款800万元给他人用于经营活动,谋取个人利益。张某不仅自己到处伸手,而且默许、纵容家人亲属利用其职务影响收受钱财。其妻子、女儿对张某严重违纪违法行为不仅不制止、不规劝,而且主动参与其中,伙同张某收受贿赂达250万余元,占张某受贿案值近三分之一,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家庭成员合伙作案,违纪违法家族化特征明显。其妻子借张某帮助别人安排工作、为房地产商和教学仪器供应商等谋取利益,与张某收受、索要汽车、房产、现金等贿赂236万余元。请援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相应条款并进行分析。

问答题 某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周某,看着别人下海经商,有声有色,很是“眼热”。周某遂与“老下属”兼区财政局副局长杨某合谋,由杨某出面成立公司,而周某利用权力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进行后台运作,赚了钱后,大家五五分成。周某实际占有50%股份。周某两次受杨某请托,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帮助杨某承揽工程。杨某收款后,按照之前约定将收到的一半苗木款共计75万元转交给周某。不久,因违规从事经营活动及其他问题周某接受组织调查。请问,董某的行为是否违反了党的纪律。请援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相应条款并进行分析。

问答题 某市建设开发公司经理潘某,利用手里掌握着定向安置经济适用房安排的权力,通过伪造手续,自己骗购定向安置经济适用房1套。随后又故伎重演,通过同样的方式,伪造手续,为其姐骗购了定向安置经济适用房1套。两次得逞,侥幸心理进一步滋长,3年时间,通过伪造拆迁手续,多次为他人骗购定向安置经济适用房。潘振光是经济适用房安置的组织实施者,手握拆迁安置政策落实的天平,稍有执行不公便会损害群众利益。潘振光不仅不秉公办事,还将拆迁安置政策变成为牟利工具,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为不符合条件的人大肆骗购,使本该拆迁安置的群众利益受到巨大损失,国家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性质极其恶劣。同时,潘振光还存在违反政治纪律、廉洁纪律等违纪问题。2015年5月,潘振光被开除党籍;违纪所得被收缴。请问,潘某的行为是否违反了党的纪律。请援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相应条款并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