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材料一1910年,陆士谔完成了一部充满幻想的小说《新中国》。在小说里,主人公与妻子游历上海,昔日趾高气扬的洋人见了中国人毕恭毕敬。街头的新生事物则更多,以往经常碰撞行人的电车也改为地下行驶。“一座很大的铁桥,跨着黄浦,直接到对岸浦东。”妻子告诉他,这是二十年前,在浦东开博览会的时候建造的。因为开了博览会,“现在浦东地方已兴旺的与上海差不多了。”小说结尾,主人公被门槛绊了一跤,就此跌醒,方知是梦幻一场。——摘编自《百年世博梦》 材料二 材料三1953~1957年是新中国革命立国时代的重要阶段,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开创了一个新的国家政体,为建立和巩固政权,所走过的时光。 ——《学习时报》 材料四
据材料二,归纳两个文件内容关注的共同问题。分别指出以上纲领性文件出台的主要原因。
问题:民生。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农民阶级的平均思想。《中国国民党宣言》:国民党人践行......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问答题 据材料一,概括主人公梦中“新中国”的面貌,从小说中可见作者怎样的情怀?
问答题 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最终结果看,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2分)
问答题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为完成这一任务开展过什么革命斗争?这一革命最为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