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案例北京和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增发股票的分析【案例背景】北京和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裕公司)系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上市公司,于2012年6月4日申请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募集股份,其申请文件披露了以下信息:(1)公司2009年、2010年、2011年连续盈利,最近3个会计年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较低者作为计算依据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4.6%、5.5%、10.2%。(2)和裕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的价格在公告招股意向书前20个交易日均价为16.88元,在公告招股意向书前一个交易日的均价为17.65元。本次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募集股份的发行价格为17.10元。(3)和裕公司2011年年度报告显示,因和裕公司当时暂无新的房地产投资项目而沉淀大量闲置资金,为充分发挥公司资金的效用,与B证券公司签订委托理财协议进行财务性投资,该协议于2012年5月31日到期。(4)和裕公司曾为其控股股东C公司的银行贷款违规提供担保,于2011年5月5日受到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公开谴责。【案例要求】(1)简述上市公司增发股票的一般条件。(2)根据上述要点(1)所述内容,判断和裕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是否符合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募集股份的条件,简要说明理由。(3)根据上述要点(2)所述内容,判断和裕公司本次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募集股份的发行价格是否符合规定,简要说明理由。(4)根据上述要点(3)所述内容,判断和裕公司进行委托理财的财务性投资是否符合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募集股份的规定,简要说明理由。(5)根据上述要点(4)所述内容,判断和裕公司受到过证券交易所的公开谴责的事实是否会对其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募集股份构成障碍,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根据《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的规定,上市公司增发股票的一般条件包括:①组织机构健全,运行良好。②盈利能力应具有......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相关考题

问答题 案例北京广发电气有限责任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分析 【案例背景】 北京万东高星电子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万东公司)、北京软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软通公司)和自然人陈彤、程志等20名投资者拟共同出资设立北京广发电气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广发公司)。股东共同制定了公司章程。在公司章程中,对董事任期、监事会组成、股权转让规则等事项作了如下规定: (1)广发公司董事任期为4年; (2)广发公司设立监事会,监事会成员为7人,其中包括2名职工代表; (3)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必须经其他股东2/3以上同意。 2010年1月,广发公司准备从有限责任公司转为股份有限公司,截至上年年末广发公司的实收资本为800万元,账面净资产为1200万元,股东人数仍为20人,按照董事会拟订的变更公司形式的方案,有限责任公司账面净资产1200万元按照80%折股以发起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960万元,20名股东作为发起人签订了发起人协议,并修改了公司章程,当月经过股东会的讨论通过,广发公司形式依法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此时广发公司最大的四位股东万东公司、软通公司、陈彤和程志的持股情况如下: 随后,广发公司于2010年2月1日召开董事会会议,该次会议召开情况及讨论决议事项如下: (1)广发公司董事会的7名董事中有6名出席该次会议。其中,董事谢某因病不能出席会议,电话委托董事李某代为出席会议并行使表决权。 (2)广发公司与乙公司有业务竞争关系,但广发公司总经理胡某于2007年下半年擅自为乙公司从事经营活动,损害广发公司的利益,故董事会作出如下决定: 解聘公司总经理胡某;将胡某为乙公司从事经营活动所得的收益收归广发公司所有。截至2012年5月,广发公司股本总额、股东结构和持股比例没有任何变化,由于上一年度经营情况良好,公司准备增资发行股票进行融资,依照董事会制订的融资计划,广发公司以专门投资本行业机构投资者作为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共15000万元,暂定的投资机构共30家,同时本公司股东万东公司认购了其中的3000万股,每家投资机构均认购400万股,当年股票发行成功,30家投资机构和万东公司均依法认购了全部股份,公司股本总额和注册资本变更为15960万元。广发公司自2013年1月开始,2012年以前除万东公司之外的老股东陆续将自己的股份非公开对外转让,其中,软通公司将自己持有的部分股份转让给8位投资人;陈彤将自己全部股份分别转让给15位投资人,程志将自己部分股份分别转让给了5位投资人。除此之外的其他小股东受此影响也频繁转让股份,使得原有小股东和新小股东数量猛增,达到了139人。 【案例要求】 (1)判断公司章程中关于董事任期的规定是否合法,简要说明理由。 (2)判断公司章程中关于监事会职工代表人数的规定是否合法,简要说明理由。 (3)判断公司章程中关于股权转让的规定是否合法,简要说明理由。 (4)判断董事谢某电话委托董事李某代为出席董事会会议并行使表决权的做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简要说明理由。 (5)判断董事会作出解聘广发公司总经理的决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简要说明理由。 (6)判断董事会作出将胡某为乙公司从事经营活动所得的收益收归广发公司所有的决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简要说明理由。 (7)判断广发公司2010年转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折股比例是否符合规定,简要说明理由。 (8)请确定广发公司2012年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后原有股东的持股比例,填写下表(小数点后保留2位)。 (9)简要说明广发公司2013年开始股东转让股份的最终结果情况是否需要向中国证监会进行核准并定性为非上市公众公司。

问答题 案例上海芦华工纺股份有限公司并购重组分析【案例背景】上海芦华工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芦华工纺)主要从事产业和家庭用纺织品的生产,于2007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无任何子公司,其控股股东为上海昆仑机电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昆仑机电),持股比例为35%。2011年,由于国内纺织品行业不景气,芦华工纺经营情况每况愈下,面临财务困难。北京中服股份有限公司为国内规模较大的服装企业(以下简称服装公司),自2011年年初即开始与芦华工纺进行接触并初步磋商,按照双方达成的初步意见,服装公司欲协议收购昆仑机电所持芦华工纺的全部股份,并将芦华工纺资产进行重组,双方经过磋商,达成的初步意向书的内容如下:(1)2011年3月1日,服装公司与昆仑机电签订收购协议,由服装公司一次性收购昆仑机电持有芦华工纺的全部股份。(2)2011年3月15日,服装公司将自己控制的一家生产服装的全资子公司友服代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代工企业)的全部资产通过关联交易方式出售给芦华工纺用于经营,这样一方面可以挽救芦华工纺免于退市与破产,另外一方面可以使得本公司的资产和权益上市。(3)在芦华工纺协议收购报告书公告后第20天,服装公司与昆仑机电完成股权过户登记手续。为了保证董事会决议的顺利通过,服装公司接受昆仑机电的提议,决定在股权过户登记之前由控股股东昆仑机电尽快完成对芦华工纺董事会的改选,将原有董事全部替换为服装公司派出的董事。芦华工纺依法聘请了相关财务顾问以及证券中介机构和评估机构,对该重组事项出具了相关的意见并纠正之前的问题。根据评估结果,芦华工纺管理层和相关职能机构就代工企业全部资产的盈利能力共同制定了盈利预测报告,盈利预测报告显示,重组完成后经营的3年内,代工企业实体资产每年的利润增长率会保持在50%以上,管理层决定该盈利预测报告由股东大会通过后即生效,不需要经过外部机构审核。此外,服装公司与芦华工纺签订了资产重组协议,协议中约定,服装公司承诺在3年内不转让其在芦华工纺中所拥有的权益。2011年2月1日,芦华工纺召开董事会讨论该资产重组相关事项,芦华工纺董事会人数共10人,除了与本次事项有关联关系的董事3人之外,其他7名董事均出席了会议,会议表决中,5名董事赞成,董事会当天通过了该事项,但董事长提议等到公司股东大会通过后再向证监会报告并公告。2011年3月1日,芦华工纺召开股东大会讨论此次资产重组的事项,由于事关重大,芦华工纺该次股东大会主要以现场会议形式召开,并设立专用系统为中小股东提供网络投票,经确认出席该次股东大会和参与网络投票的股东均为非关联股东,所持的股份占芦华工纺股份总数的40%,另有持有10%股份的非关联股东书面委托代理人出席了会议,表决情况如下:持有1%股份的股东在表决时弃权;持有15%股份的股东在表决时投了反对票;持有4%股份的代理人在表决对,根据授权投了赞成票;其余持有30%股份的股东在表决时均投了赞成票。【案例要求】(1)简要说明服装公司与昆仑机电达成股权转让协议后应该履行何种义务。(2)判断服装公司与昆仑机电如果按照约定的时间办理股权过户,是否还需要依法公告,简要说明理由。(3)判断服装公司决定对芦华工纺董事会进行改选是否符合规定,简要说明理由。(4)如果该重组完成后,简要说明对于芦华工纺来说还需要满足的条件。(5)判断芦华工纺所编制的盈利预测报告是否符合规定,简要说明理由。(6)判断芦华工纺召开董事会讨论该事项的通过方式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7)简要说明芦华工纺董事长提议公司股东大会通过后再向证监会报告并公告是否正确。(8)判断在股东大会上,该重大资产重组事项通过网络投票方式表决是否合法以及该事项能否通过,简要说明理由。(9)简要说明服装公司通过协议方式收购芦华工纺股份的行为是否必须要履行要约收购义务。(10)判断对于并购事项独立董事是否需要发表意见。(11)简述上市公司及其控股或控制的公司购买、出售资产达到哪些标准就构成了重大资产重组。

问答题 案例万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分析 【案例背景】 万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佳公司)主要从事数控机床、医疗设备、办公一体化等设备的集成软件开发。在2005年1月,由四家国内知名枫电设备公司和一家软件技术公司(以下简称软件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成立时的公司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2亿元。2010年1月,作为万佳公司前身该有限责任公司依法变更为万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中,截至2009年12月31日,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为人民币2亿元,变更为万佳公司后的股份总额为人民币2亿元。万佳公司于2012年1月1日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向社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中小板市场上市。万佳公司提交的有关资料如下: (1)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万佳公司股份总额为2.5亿元,经审计的总资产为人民币96000万元,负债总额为人民币70000万元。万佳公司拟申请发行股票4000万股,每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8元,拟筹资额32000万元。 (2)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万佳公司无形资产(扣除土地使用权、水面养殖权和采矿权等后)的价值为6000万元。 (3)万佳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的盈利情况和现金流量情况如下: 注:公司2011年年末不存在未弥补的亏损。 (4)万佳公司与其控股股东软件公司的主营业务均为同类集成产品的软件开发。 (5)万佳公司的财务负责人王某同时担任软件公司的董事兼总经理,其财务人员郭会计在软件公司兼任出纳。 【案例要求】 (1)判断万佳公司是否符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中法定存续的期限条件,简要说明理由。 (2)结合《公司法》的规定,判断有限责任公司依法变更为万佳公司时发起人人数和拆股比例是否符合规定,简要说明理由。 (3)根据本题要点(1)所述内容,判断万佳公司发行前的股本总额是否符合规定,简要说明理由。 (4)根据本题要点(2)所述内容,判断万佳公司无形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是否符合规定,简要说明理由。 (5)根据本题要点(3)所述内容,分别简要说明万佳公司有关财务指标是否符合中国证监会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规定。 (6)根据本题要点(4)所述内容,判断该情形是否会影响万佳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简要说明理由。 (7)根据本题要点(5)所述内容,判断该情形是否构成万佳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障碍,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