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材料一宋代商人按经营类别分属不同的“行”(行会),行会作为政府助手,发挥着控制和管理商人的作用。明代,远离故土经商的人越来越多,需要把同乡人团结起来互相帮助,于是,除了原有的“行”以外,又出现了以血缘和乡谊为纽带的商帮、会馆.有的富商大贾通过这些商人组织的号召力与官僚分庭抗礼,一个商帮往往是一方经济势力的代表,他们的活动会影响一个地区的方方面面。——摘编自《试论我国封建社会商业行会的不同特点》材料二1900年,清商务大臣盛宣怀提出:要“效法西欧,振起商战……尤以创设商会为入手要端,”1904年,商部上奏清廷:“纵览东西诸国,交通互市,殆莫不以商战至富强。而换厥(揣摩)由来,实皆得力于商会.”成立商会能够“通商情、保商利,”根据商部的意见、清廷颁布了《奏定商会简明章程》等文件,成为商会成立的法律依据、到1906年,我国各地已建立商会、商务总会110个,逐渐成为各地区商人的组织。——摘自《商会的历史演变》材料三到1988年,全国工商联作为民间商会,成为国营、集体、私营、“三资”等各类工商企业携手发展的社团组织.各地工商联参加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研究,积极进言建议.同时,并积极反映并参与解决与非公有制经济有关的用地、乱收费、乱募捐、财产安全、法律保障等问题,90年代中期,工商联已同海外5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个工商社团建立了合作关系,还发起成立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会合作联盟,71个国家的80多个商会都加入联盟中来.——摘编自《改革开放后中国商会的崛起与发展》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成立商会的历史背景。
背景:有识之士的推动;西学东渐的促进;商品经济发展(近代化)的影响;清政府实施“新政”改革;救亡图存(求强求富)的需要。
问答题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代到明代商人组织职能的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历史原因。
单项选择题 20世纪50、60年代,苏联一方面宣传亚非拉独立国家走“非资本主义道路”的理论,另一方面为新兴国家提供经济、军事援助。此举旨在()。
单项选择题 中世纪时,发放高利贷收取利息是“在上帝眼里最丑恶、最可憎的犯罪”。但到1548年,一些教会成员开始请求接受“适度、可接受的高利贷”,这种修正很快就让位于一种颇具讽刺的态度:“获取高利贷的人去地狱,不这么干的人去贫民窟”。这种修正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