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在中国古代的学校,不论是官办还是私塾的课堂中,戒尺都是老师树立课堂规矩,严肃课堂秩序的工具。“戒”是警戒、惩戒,“尺”是尺度、标尺或标准。
判断题 三顾茅庐。典出《三国志》,原为汉末刘备去卧龙岗访聘诸葛亮的故事。东汉末年,汉朝宗亲左将军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三顾茅庐拜访,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后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判断题 季札挂剑。春秋时期,吴国的季札要去访问晋国,路过徐国。徐国国君十分喜欢季札所佩的剑,但是却没有说出来。季札看出了徐君的心思,但他还有出使任务,所以没有送给他。后来等他完成出使任务再回到徐国,徐君已经死了,于是季札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他的随从说:“徐君已经死了,这是要送给谁呢?”季札说:“不是这样的,我当初心里已经决定要把这剑送给他了,怎么能因为他死了而违背自己的诺言呢!”季札向一个死去的人,兑现根本没有说出来的承诺,季札成为“守诺重信”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