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阅读有关多媒体运用的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浓郁的美育特色的课,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审美感知中获得这种美,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语文课堂教学,也是执教者智慧、激情和技巧熔铸而成的艺术,而任何艺术品都在于突破因袭的模式,创造独特的美学风范。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对上述观点分析不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 阅读《游褒禅山记》的教学随笔(节选),按照要求答题。整节课,我就让学生读书。要求很简单:多读,读熟。什么也没讲。第二节课,我问:哪些是重点段?学生说三、四段。那好,就从重点段讲。第四段很简单,一提而过。第三段怎么办?还是读背。我找读背好的学生示范,问:你们为什么背得快?他们说:“我是分几个层次背的。”我说:“具体说说层次。”下面就是他们说的大概意思。(1)“于是余有叹焉。”这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2)主要写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3)写现在一般“世人”的做法: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4)重点阐述作者自己的观点:一个人怎样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呢?主要是“三有”:有志、有力、有物。为了加强论述的力度,作者用了很多否定的句子:非有志不能至,力不足不能至,无物相不能至。(5)最后说:尽吾志,可无悔。学生说完了,我觉得老师就不用讲了。再有同学不理解,鼓励他们去读书、背书去就是了。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教学理念分析不恰当的是()。
单项选择题 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实录(片段),按照要求答题。师:大家喜欢这首词吗?生:喜欢。师:那我们就来讲这首词,现在大家一起读一下这首词。(生齐读)师:总的来说大家读得很有气势,但有几个地方提醒一下。“浪淘尽”后是顿号,停顿时间短一些。“还”,读“孩”不读“环”。在上课之前,大家都提出了一些问题,现在我们来集中解决一下。生:这首词被公认为豪放词派的代表作,“豪放”风格表现在哪里?生:主要表现在上片,尤其以倒数第二句“乱石……雪”表现得最为突出,寥寥数句便描写出长江边上那种震撼人心的画面。前面我们可以联想到三国时周瑜大败曹操那种激烈甚至惨烈的场景。师:还有别的意见吗?没有的话就表示大家都认同上面这位同学的发言。生:下片也同样显示出苏轼的豪放风格。“描写周瑜”的句子。在战斗情况下,以“笑”面对战争。从中看出作者豪放的风格。师:还有吗?没有新的意见,再看上片的写景部分,请同学读一读写景的语句。对上述教学片段分析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