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课题名称】《玛依拉》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哈萨克族音乐的节奏特点,感受哈萨克族民歌热情、高亢的风格。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演唱、合作等方式,学会演唱歌曲。 (3)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哈萨克音乐的特点,了解音乐对于哈萨克民族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用明亮、欢快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把握活泼轻快,富有弹性的节奏,掌握好音高音准,节奏与节拍。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歌曲《爱我中华》,请学生思考歌曲的内容。 教师总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亲如一家。他们的风俗习惯、生活习惯各不相同,歌舞风格也不同,我们曾经学过哪些民族的歌曲,歌名叫什么?你能唱几句吗? 二、新课教授 (1)播放视频《玛依拉》。 (2)出示哈萨克民族的图片。 (3)出示歌谱,学唱歌曲《玛依拉》。首先,教师弹奏钢琴演唱一遍;其次,学生演唱曲谱;最后一遍填入歌词演唱。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用明亮、欢快的声音,准确的音高、节奏,自信地演唱。把握活泼轻快并富有弹性的音乐风格。 4.邀请两位学生分别演唱歌曲的前两段,第三段合唱。 三、巩固与提高 (1)欣赏由《玛依拉》改编创作的歌曲《玛依拉变奏曲》。 《玛依拉变奏曲》由《玛依拉》改编创作而成,在《玛依拉》的基础上加了花腔,使歌曲变得更加丰富。 (2)欣赏哈萨克族其他民歌《可爱的一朵玫瑰花》,了解哈萨克族丰富的音乐,体会音乐对哈萨克族的重要意义。 四、课后小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各族人民亲如一家人。在五十六个民族里,无论是哪个民族,都离不开音乐和舞蹈。今天我们学习了哈萨克族的民歌,感受到哈萨克族人民对音乐的喜爱,以及音乐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那么下节课我们再去了解其他民族的歌舞。
问答题 【课题名称】《雪绒花》 【教学内容】弹唱歌曲《雪绒花》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吉他弹唱歌曲《雪绒花》,做到演奏与演唱配合较为默契。 2.学习并初步掌握在吉他上演奏C大调的三个功能和弦(主和弦、下属和弦、属七和弦)。 二、教学重点弹唱歌曲《雪绒花》。 三、教学难点较为准确地运用三个功能和弦为歌唱伴奏。 四、教学过程 (一)宣布课题本节课的内容是学习弹唱歌曲《雪绒花》。希望大家能够初步掌握这首歌曲的演唱和伴奏,为课下进一步熟练地弹唱这首歌曲打好基础。 (二)教师示范弹唱 (三)学生做探究性学习 (1)评价教师弹唱的艺术表现如何。 (2)探讨弹唱中的实际困难有哪些(不知道歌曲中的伴奏和弦及和弦的弹奏位置)。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互动式地学习“分解和弦”“扫弦”“切音的方法”“三个功能和弦的按弦位置”等知识技能内容。 (4)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相关知识,并明确知识要点。 (5)教师引导学生弹奏C大调的三个功能和弦。 学生演奏之前,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定弦,并且经过集体校音后再进入集体练习。 主和弦(C和弦):左手无名指按二弦三品,中指按三弦二品,食指按五弦一品。 下属和弦(F和弦):左手指横切,无名指按二弦三品,小指按三弦三品,中指按四弦二品。 属七和弦(G和弦):无名指按一弦三品,中指按二弦二品,食指按六弦一品。 (教师讲解和弦按位置,然后带领大家进行练习) 和弦连接练习:C和弦→G和弦→C和弦→F和弦→G和弦→C和弦。 练习前,教师提示学生:在转换和弦时,左手要放松;转换和弦的位置要准确、及时;先用慢速度练习,而后再逐步加快速度。 (四)分段练习《雪绒花》的伴奏 (1)第1-16小节学生视谱自学或互动地学习弹奏。(教师巡回辅导)教师引导学生集体弹奏。一部分同学弹伴奏,另一部分同学唱歌。练习两遍后互换。全体学生集体自弹自唱。 (2)第17-32小节练习伴奏音型:教师示范弹奏,学生学习实践。学生视谱自学或互动地学习弹奏。(教师巡回辅导) 教师引导学生集体弹奏。一部分同学弹伴奏,另一部分同学唱歌。练习几遍后互换。全体学生集体自弹自唱。 (五)完整地弹唱歌曲《雪绒花》 (六)观赏影片《音乐之声》中与演唱《雪绒花》有关的两个片段观赏后进行简单的评议。评议中,要明确自己在弹唱中存在什么差距,应该学习哪些艺术表现方法,应该达到怎样的一种艺术表现水平。 (七)再次完整地弹唱歌曲《雪绒花》 (八)布置课后练习有感情地弹唱《雪绒花》;注意演唱和伴奏的关系:演唱为主,伴奏为辅,二者相辅相成。
问答题 【课题名称】《梁祝》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①了解掌握什么是曲式和协奏曲。②掌握奏鸣曲式结构特点。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和感受音乐作品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创新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风格交响乐,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主要音乐片段的含义、演唱音乐片段为本节课重点;使学生理解奏鸣曲式结构特点为本节课难点。 教学工具: 多媒体、录音机、磁带、小提琴。 教学过程: ①导入新课教师用小提琴演奏《梁祝》爱情主题曲,让学生简单讲述《梁祝》的故事情节,激起学生回忆、进入“角色”,学生带着兴趣进入课堂,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作者、创作时间、名词解释及奏鸣曲式结构图解。 ②用录音机播放磁带,进行音乐作品完整欣赏,结合多媒体出示板书。 ③教师讲解、引导、小结。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描述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愤怒的控诉与鞭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 这部作品的艺术成就及历史影响: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板书。 小结与作业 (1)分组讨论,设想音乐结局。 (2)视唱爱情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