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某大型国有企业新上任了一名人力资源部部长王宏,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素质,王部长把培训列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之一,为此,王部长也烧了培训的“三把火”。培训贯穿于员工职业生涯始终,而首当其冲的就是职前教育。为此,王部长烧了第一把火:树立新进员工价值观。企业最近由于新产品上市,在全国各地高校“招兵买马”,一举招聘了50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作为公司的营销人员,并给他们支付较高的薪资。为了使这些新员工尽快地适应新工作,王部长要求人力资源部对这些新员工进行了一天的入职教育,主要是“任务与要求”、“权利与义务”等,树立他们艰苦奋斗、勇于挑战的人生价值观,同时在培训结束后还发给每人一本员工手册。本想靠这些“初生牛犊”来打开新产品的市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不到一个月,50名新员工就有40名流失了,后来一个与王部长关系较好的学生私下里对王部长说:“我们普遍感觉压力太大,对新的销售心中没底”。王部长听后大跌眼镜,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承受压力的能力这么低,都成了室内的花朵?当今社会属于知识经济社会,需要员工不断更新知识,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由于计算机的普及所带来对信息技术与知识的要求。于是,王部长又烧了第二把火:全员培训计算机,用信息化武装全体员工,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王部长要求公司高层管理者、中基层管理者和一线生产员工三类员工都要进行为期一周的计算机培训,为了防止生产与经营中断,三类人员分三批共三个星期进行,培训期间不得从事工作,以保证学习的集中化。为此,公司还专门下拨十几万元的培训费。可培训过后,大家议论最多的,便是对培训效果的不满。除办公室的几名员工和45岁以上的几名中层干部觉得有所收获外,其他员工要么觉得收效甚微,要么觉得学而无用,大多数人竟达成共识地认为:十几万元的培训费用只买来了一时的“轰动效应”。有的员工甚至认为,这场培训,是新官上任点的一把火,是在花单位的钱往自己脸上贴金!而听到种种议论的王先生则感到委屈:在一个有着传统意识的老国企,给员工灌输一些新知识怎么效果不理想呢?他百思不得其解:当今竞争环境下,每人学点计算机知识应该是很有用的呀!怎么不受欢迎呢?一线工人,在过去,由于属于企业的最底层,往往得不到尊重,企业除了给他们进行少量的专业技能培训外,其它内容培训几乎没有。为了提高员工尤其一线工人的归属感,王部长烧了第三把火:实施人本化培训,让工人感觉与企业同在,成为企业的主人。王部长实施的人本化培训主要体现“人本管理”的思想,认为这些工人也是企业的一份子,希望他们关心企业,了解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为此,王部长花重金聘请了某知名咨询公司的讲师们在二个月之内组织企业管理与改革相关知识的系列培训,具体课程包括企业战略、企业文化、企业政策制定技巧、人力资源管理等,并通过组织相关知识竞赛激励员工参与学习。学习时间主要安排在工人下班或双休日。王部长希望通过这些课程,能够培训这些员工的知识面,开拓他们的视野,掌握企业的未来动向,从而提升自己的归属感。然而,培训二个月下来,一线工人怨声载道,都说:“工作都来不及做,浪费了大量时间,影响了正常工作的进行”。王部长此时却疑问:为什么给他们培训,拓展他们视野,尊重他们,他们却不领情?王部长“三把火”是烧完了,可同时也烧完了自己工作的热情,他带着疑问与怀疑,向公司提交了辞职申请。

在王部长烧了第一把火后,员工流失的主要原因在于()。

A.工资水平较低,未能满足员工的保健因素
B.岗前培训时间较短,需要再延长两天
C.员工招聘失误,未能选聘到适合企业的人才
D.新员工未能通过培训熟悉环境,获得必要的信息和资源
E.在岗培训失效,员工感觉未能获得很好定向